《天津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学生广场

   期次:第106期   作者:刘文姝  乔治  罗雅萌   查看:0   




  2008对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就在中国人民全力备战北京奥运的时候,藏独分子百般破坏,圣火传递在英法接连受阻,BBC、CNN等西方媒体的失真报道,让所有中国人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家乐福事件又再次将我们的爱国情绪推向高潮,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去游行示威?去抵制洋货?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国心?
  其实,比激情、口号更有震撼力的是行动,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是理性爱国!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知识的代言人,是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坚力量。面对考验,冲动、盲目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知识提升改变综合国力、用实力说话,只要13亿中国人挺直腰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一定可以让世界刮目相看,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呐喊,听!这是我们大学生共同的心声…… 主持人 晓炜
爱国不需要理由,但爱国需要理智
近日来,达赖集团策划暴力犯罪事件,破坏奥运圣火传递,卡弗蒂辱华言论,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及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诽谤,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义愤,同样,在宁静的校园里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互联网上的“红心中国”,手机短信上的抵制法资企业家乐福,这些都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爱国的表现,每一种爱国的表达都是人性本质中最自然的真情流露。是的,我们爱国不需要理由,但是,理智表达爱国感情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不仅要有拳拳爱国之心,更需要用理智成熟的态度来表达。对少数人的挑衅和不友好的言论应秉持有理有节的态度进行回击。而有些同学在强烈的激愤下,失去了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理智,甚至破坏家乐福,虽然他们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冲动并不能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还可能会触犯我国的法律,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混乱。爱国不应只是一种强烈的感情,也应是一种坚定的理性,更应该是一种博大的包容。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有水平的奥运会,和谐的五环旗下更会彰显爱国之情。
  今天,作为一个在国际上日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我们积极全面发展、国力日益增强。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当然也包括那些敌视中国,视中国发展为自己威胁的西方反华势力,他们不愿看到的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平崛起,他们希望中国内乱,把注意力从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移开。所以,他们处心积虑,利用一切机会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妄图制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年西方列强之所以敢在并且能在中国横行霸道,就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发展太落后。尽管在那个年代同样不缺乏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但历史教训表明,当爱国热情没有和具体的强国行为相结合时,爱国热情只会成为一种空洞的感情宣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谈不上祖国发展强大。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壮大积蓄力量。
  爱吾之所爱,彰显千年的精魂,理智爱国,我们将迎来腾飞的盛世中华。
  
爱国点燃激情,激情成就梦想
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举国上下沉浸在欢乐之中;圣火点燃的那一天,全球华人欢欣鼓舞。然而圣火传递路上,藏独分子的恶劣阻挠、国外一些不实的言论,激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强烈爱国情,奥运把全体华人凝聚在了一起,我们有激情,我们有斗志,但我们还必须清醒,激情的背后更多的应该是理性与智慧。
  大学生的爱国情总是充满激情的,但也是容易盲目的。89年的那次动乱,多少大学生因为盲目的激情而走错了方向。盲目会让事情变得走样,盲目会让爱国变得事与愿违。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蓬勃发展却受质疑、阻挠的中国,我们愤慨万千,但我们必须要做思想斗争的主宰者,不能一味的用冲动的行为反抗。我们要思考,我们的激情该用在哪,该怎样用。学习是我们的本职,成绩是我们的武器,我们有更明确的目标,更具体的工作,更强大的力量。
  青年一代的我们爱国需要理智,用真才实学去爱国才是永久性的,盲目热情只是暂时的。有了真本领,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为国家贡献力量,就不信世界不为你竖起大拇指;建设好了自己的国家,就不信世界不为你鼓掌。
  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各项建设都在有序进行,奥运会的召开是我们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的大好时机。我们的热情可以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可以投入到维护环境中,可以投入到传递友谊中……我们可以骄傲的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展示中国的实力、展示中国的宽容与大度,成绩可以说明一切,而不是让抵制成为彼此的交锋。
  在爱国情怀高度高涨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还有很多,盲目抵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饱满的热情脚踏实地的去拼搏。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应该有这样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既然有梦想,那就要奋斗,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才有机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国。
  
让理性之光照耀中华
托克维尔讲了两种爱国主义,一种诉诸于自然情感,一种诉诸于理性算计。我认为,这两种爱国主义可以看作是两种视角,一种是宏观的,另一种是微观的。
  所谓宏观的,就是以自然情感去关怀国家大事,诸如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等等;而微观的,则是从小事开始,甚至只是从与自己切实相关的小事开始,如与其他公民的关系、与所处小社群的关系等等,由此经过理性算计,最终上升到对国家这一较为高级的社群的热爱。值得思考的是,当一种爱国热情是由微观而来时,最初的理性计算最终也就成为了一种公民理性。事实上,这也正是托克维尔所说的,公民应当重点关心小事而非大事,最终则会成为关注公益者。
  这两种爱国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诉诸自然感情的爱国主义并不必然包含公民理性,而诉诸理性计算的爱国热情则根本来源于公民理性。因此粗略来讲,可以如此概括:爱国的未必有公民理性,但有公民理性的必定爱国。当然,前一个爱国不等于后一个爱国。
  因此,仅就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来判断,我们便可得出,我们身边那些高举爱国旗帜的人究竟是盲目感性之徒,还是一个具有高尚理性的自由之人。
  当前国际国内的特殊形式激起了学生们爱国的一腔热情,内有抵制家乐福,外有反对CNN。面对如此种种的游行示威、抵制反对,大学生们已不知不觉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站在了时代的最前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对国家、人民的责任!而我们要何去何从?我们当然可以去抵制家乐福,但是别忘了那些为了养家糊口而在家乐福打工的工作人员,那些售货员,那些保安,那些做保洁的大爷、大妈们。他们是家乐福的员工,但他们更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有什么资格把我们的怒火发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当然可以上街游行,但请记住我们的本职是学生,无论前面是否有一个“大”字。当摇旗呐喊之后,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学校,回到图书馆,回到自习室,回到我们的宿舍。
  因此,我们要选择一种更有效,更适合我们的方式。诚如托克维尔所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选择的是一种诉诸于理性计算的、一种关注公益的、一种于小处着手的爱国主义。这样的爱国主义,与其说爱的是国,不如说爱的是民族;与其说爱的是领土疆界,不如说爱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天下为一家,中华为一人”的理念。作为这样一种爱国主义者,我们并非简单出于自然情感,而是一种理性反思。正如哈耶克所说,所谓理性,本质上正是趋利避害的选择)———并不仅仅是逃避由遵循自然情感而来的心理满足,更是崇尚理性选择真理的一种大智慧,尽管这可能导致本能上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宏观爱国主义者或者说廉价爱国主义者可能体会的,但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个理性的人才可能被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国者。
  当我们抵制家乐福,抵制法货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抵制的是冲动;当我们反对CNN,反对卡弗蒂的时候,我们更应警惕的是盲目。
  所以,只有让理性之光照耀整个中华之时,才是真正的爱国,才是我大学生应有的爱国主义!
  
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张玲芳
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得以向全球人民展示自己的美好形象,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最近,当达赖集团打砸抢烧事件发生时,当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频频受阻的消息传入耳中时,当国外知名媒体歪曲事实报道中国藏独事件时,卡弗蒂发表不实言论使国家形象受损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义愤填膺,我们谴责他们的肆意破坏行为。
  但是细想一下不难发现,他们的这种行为无非是在挑拨是非,借此来扰乱我国社会治安的稳定,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他们这种蓄意破坏行为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我们在看清他们本来面目的同时应采取理智“行动”,让他们那所谓的“希望”落空。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繁荣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我想我们能够做的不是以暴制暴来破灭不法分子的“希望”,而是用理性思考代替意气用事,把祖国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理智爱国,不给不法分子从中制造事端、煽动舆论的机会;在行动上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让自己成为祖国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加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队伍当中,时刻准备着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让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再添加一个身份———文明大国,相信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美好,中华民族这颗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璀璨明珠将更加光彩夺目。
  当广大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境外圣火传递现场时,当金晶紧握祥云火炬使藏独分子的破坏活动落空时,当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坚不可摧!而作为大学生,理智爱国才是对西方反华势力的有力回击,才是对奥运最大的支持。用实际行动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才是我们赤诚爱国心的最直接表达。

天津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778次访问,全刊已有952036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