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们喜爱的老师杨建成

   期次:第112期   作者:工设文072廖雪梅  机自062吉小蒙   查看:325   

  杨建成老师,1962年出生于天津市。1965年,年仅3岁的他跟随父亲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支边,开始了在另一个城市的生活和学习。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是数一数二。但高考的成绩出来了,他却没能考上理想的院校。但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大学的梦想使他从不轻言放弃。之后,他一边在内蒙古一家国企上班,一边复习高中课程。1982年,他再一次参加了高考,并被在内蒙古地区属于重点本科的天津纺织工学院纺机设计专业录取。在天津纺织工学院纺机82班,四年来他连任班长。他不但自己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热心的帮助其他的同学,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种活动场合,他所在的班级一次次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以出色的领导能力,正直的人品以及扎实的学习成绩受到同学们的信赖。1986年大学毕业后,他因为符合“又红又专”优秀人才的标准获得了留校资格。
  1986年留校后,从做辅导员开始,他正式拉开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帷幕。年轻热情的他把学生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1988年9月,他回到教研室开始教学工作,开设了化纤工艺与设备新课。之后升为助教,1992年聘为讲师,并且负责系产企业营销工作,开拓了产学研工作的新局面。2002年调回纺机系任系主任。如今的他已被聘为教授,这条道路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杨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使学生们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他说过一句让我们感受深刻的话:“光完成任务不行,还要领先。”他是提倡本科生教学改革最早的人,而他提出的教育改革也是规模最大的。他提出,课程设计和配置要合理,使学生的学习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他在同学们中间组织的兴趣小组连续两年获得课外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年又获得一等奖。他强调他所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现代社会也最需要应用型人才,所以他把实践创新放在第一位。在杨建成老师的联系下,机电学院与天津宏大、青岛宏大、郑州宏大、宏大四个国有纺织机械企业签订了产权合同并建立实习基地,不但为他所带的学生提供了能力锻炼的机会,还为其他学生铺好了实践实习的路子。
  “我把我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体贴帮助。”这就是杨老师对待他的学生的态度。在学习上绝对要求严格,同学们交上来的论文,他都要仔细斟酌,一遍遍的修改,几乎每篇都要改上五六遍,更有甚者达到八遍。同学们就是在他这种严谨治学态度的熏陶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同学家庭困难,杨建成就让他和自己搞科研项目,学生每月能得到八九百元,学费与生活费差不多就能自给了。还有一些学生实在困难,他们买的书籍杨教授就给全部报销并鼓励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然后改变现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会时常找自己的学生谈话,除了学习与生活之外,还告诉他们要有政治理想。
  杨老师给予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也使得学子们深受感动,同学们对他充满了崇敬和爱戴,时常有学生返校来看望自己的恩师。他培养出来的历届研究生已有几十名,这些学生毕业之后都是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杨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从来没有停止过自身的学习和对专业的研究。作为纺织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应用方面的优秀人才,他是是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第三届纺织机械分会理事,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其中“棉纺退役纲领的实效机理与再生及纲领中间修复新工艺”在97年3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持的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新型棉纺细纱机成型机构的研制”已验收。他主持和参加了天津市教委“十五”创新基金科技项目,其中对“粗纱锭翼压掌力测试技术”的研究为天津市科委鉴定项目,并获2007年纺织协会科技进步奖优秀奖。他主持了几十项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及军工项目,研制的粗纱锭翼压掌力测试技术和电子送经卷取系统已推广应用到有关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获得过八项第一作者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20篇,EI收录3篇,主编了13万字的《合成纤维生产工艺及设备》教材,有《纺织机械原理与现代设计方法》等两部专著。
  杨老师主持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是天津市“十一五”投资重点学科骨干成员,天津市现代机电装备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近年科研经费已超百万。他每天都在科研、授课、带学生等繁杂的事务中忙碌,从来没有节假日。我们采访的地点既是他的办公室也是实验室,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机器,都是他和学生们搞的一些项目。研究中出现的困难都要靠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克服。
  在杨建成的案头摆放着几本汉英互译的辞典及专业书籍,他说那些书他天天都得看,他需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进步。
  杨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刻苦勤奋,谦虚谨慎,关爱学生,实践研究,以坚持不懈和坚韧不拔造就了他今天的成绩,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一词。

天津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970次访问,全刊已有951601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