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突出一流标准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摘要:突出一流标准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天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连洁   近日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时,重点学习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内容,再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学习和理解,立足学校实际,自己在如何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问题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建设教育强国,党和国家实施了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双一流”战略。天津工业大学有幸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搭上了“双一流”建设的列车。但搭上这班列车,不是说一劳永逸了。要顺利到达终点,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实干意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通过学习,我理解,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重点要从以下几个“一流”着眼、着手、着力。   树立一流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理念是干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和关键。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也必须理念先行。我们要向国外知名高校看齐,但决不能照搬照抄、亦步亦趋,要结合学校实际实现“弯道超车”“变轨超车”。当前,学校上下正在围绕“培养一流人才,建设‘双一流’高校”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办学理念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形成共识。我们的办学理念,一要体现我们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彰显特色发展;二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彰显规律发展;三要着眼于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体系,彰显标准发展;四要突显后发优势、弯道超车和变轨超车的信心,彰显创新发展。学校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和广大领导干部要率先学习、率先调查研究、率先解放思想,在办学理念上率先形成共识,对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科学先进的、统领全局的、引领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   形成一流的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结了“九个坚持”的教育经验,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是办好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要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学校纪委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抓在经常、严在日常。作为党委书记,我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承担起“一岗双责”责任。我们要以基层党建“五大工程”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切实解决“中温、下冷”的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拓展,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   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书记校长是不合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动力的本科教育理念,推进我校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我们要根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以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为突破口,全面改革完善本科教学秩序,强化专业、课程、教师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学习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凝聚一流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陈宝生部长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授就得教书授课,离开了教书授课就不是教授。必须明确,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把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学习理念、高尚的品行修养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修身立德、成长成才。要按照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教育培训、选拔培养,建设一支一流的管理和服务队伍,切实提升学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学校内部管理实现高度自觉、程序规范、依法依规地自我运行。   打造一流的学科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必须科学设计学科体系。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政策机遇,按照工强、理优、文精的思路去科学规划学科体系建设。我们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是一个以纺织学科为核心的学科集群,为此,我们要统筹谋划“以高峰带高原”的学科建设布局,形成高峰学科———高山学科———高原学科———基础学科层次分明而又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一方面,我们要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学科的整合力度,实现相关学科的集约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学科交叉研究院,为更好促进学科交叉搭建良好平台,通过学科交叉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和科研着力点,同时加大对提升学科平台显示度的投入建设力度和管理水平,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新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提升学科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催生学科建设形成“蝶变效应”,实现整体发展。   开拓一流的国际市场。伴随科技的创新发展,未来学科发展将以交叉学科为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将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为重点;伴随人才流动性加大和全球化发展,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将日益提升,未来,国际人才间的合作将以科研项目或者平台的合作为主要趋势。我们要在国际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的力度,加强同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国际留学生尤其是学历生和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力度,同时利用学校现有科研平台尤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吸引力,探索尝试把国际项目引进来、把人才带进来。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面向世界宣传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派出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科研合作,更好地宣传和推介学校,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增强国际影响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这一伟大事业的见证者、亲历者、建设者,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遗余力、踏实苦干,加快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工业大学步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部分校党委理论学习
中心组成员发言

摘要:部分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发言   夏长亮:办大学、办教育和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清楚。要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学风建设很重要,加强学风建设要把握好方式方法,突出引导。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立足培养完善的人。一流学科不是最终目标,我们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刘亚男:一流学科建设要有抓手,连洁书记讲了六个标准就是抓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上一流。目前,学校思政工作的“九大”计划、“十大”育人体系正在扎实推进。要进一步解决好水流到头的问题,要解决好点与面的问题,抓好根基。   裴军:连洁书记就加强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进行了深刻阐述,这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上升到“两个坚决维护”的高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体现出来。   王晨亮:连洁书记从六个方面谈高标准建设一流学科。“四个服务”是学校发展的指针,学校办学要围绕这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学校向一流看齐,一定要结合实际,坚持脚踏实地。   刘宏韬: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建设“双一流”的关键。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要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让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王军杰:连洁书记的讲话发言很深刻,需要认真学习。学校近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入选“双一流”是重要体现。今后要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一流标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简 明 新 闻

摘要:简 明 新 闻 我校五名教师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本报讯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2022年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我校共有5名教师入选。王瑞教授任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晓明教授任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中元教授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铁教授任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冯志友教授任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任期从2018年1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教务处 王俭平 纺织学院 金笛) 我校四位知名专家荣获“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本报讯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 “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李嘉禄教授、肖长发教授、邱冠雄教授和程博闻教授,共四位专家获此殊荣,充分彰显了他们长期以来投身于纺织教学科研工作、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天津纺织工学院前党委书记、院长贾路桥也获得这项荣誉。为表彰先进,树立责任担当、凝聚力量的行业典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授予140名同志“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宣传部 武冰洁) 我校一个实习实践基地获评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本报讯 近日,我校收到来自市教委的喜讯:天津工业大学“一带一路”纺织人才国际教育实习实践基地被评为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该基地侧重留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专业能力培养,在实地考察工作中得到了众多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截至目前,我校已建设了近20个来华留学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国际教育学院 布和 林天扬)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 本报讯 2018年11月11日至14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接受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考查组专家包括北京理工大学薛正辉教授、南京邮电大学郭前岗教授、福建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郑季炜教授级高工、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杨磊研究员、黑龙江工程学院陈树海教授。我校夏长亮校长、赵宏副校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与考查活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常海峰) 我校2018年度新入职教工培训落幕 本报讯 11月9日,我校2018年度新入职教工培训开班仪式在会议中心第七会议室举行。校长夏长亮出席并讲话。党委(校长)办公室负责人、2018年新入职教工以及教师发展中心和人事处相关人员参加。开班仪式由人事处处长肖强主持。(教师发展中心 张阳) 我校召开天津市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本报讯 2018年11月24日上午,天津市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4B303会议室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领导、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教授主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白华) 我校教师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报讯 2018年10月30日,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代凤英副研究员作为天津市教育界唯一一名妇女代表参会。代凤英老师在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全市教育界一线工作者,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教师,我要不断努力,争做四有好教师,更加爱岗敬业,立德树人,认真做好育人工作;作为高校教师,还要做好科研工作,勇于攻坚克难,积极投身于攻克纳米药物研究难题的科研攻关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学东) 我校组织第2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赴临沂开展实践教学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11月21至23日,我校党校组织第2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赴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学习沂蒙精神,接受党性教育。 (党校 方桂珍)

媒 体 工 大

摘要:媒 体 工 大 编者按:10月31日-11月30日,多个报纸、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均对我校作了详尽报道。基于版面限制,现摘取媒体报道目录如下。

潜心科研业精于勤

摘要:潜心科研业精于勤———记天津市特聘教授、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谭小耀教授 谭小耀 近照   谭小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系主任,2010年获天津市特聘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无机膜材料、催化膜反应器、燃料电池、气体净化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2014年 和 2015年 连 续 入 选 爱 思 唯 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领域榜单,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用4000余次。出版或参编学术专著8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6件,其中转让专利7件,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发明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20多次。 静水流深 谭小耀高中化学成绩很好,高考便报了化学相关的专业———化工专业。虽然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化工,却在懵懵懂懂中与化工结缘。谭小耀说:“既然做了选择,就坚持做下去。”秉承“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谭小耀在化工领域潜心钻研二十余载。   科研的星辰大海是无边无际的,科技工作者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在探索新的道路,都是在开辟新的世界。谭小耀认为,科学研究的成功往往是以上百次的失败为前提的。要想成功,不能一味地盯着结果,研究方法很重要,走好过程的每一步,自然就会离终点越来越近。把每一次失败看作自我积累,从每一个阶段性成果中提升信心,获得动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谭小耀倾心于无机膜及陶瓷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无机膜分离技术方面,如何解决分离气体时的密封问题,是这项技术的一大难点。谭小耀教授深入其中,苦心钻研,终日忙碌于实验室之中,最终率先解决这一难题。虽然在科研过程中,谭小耀教授遇到很多难题,但是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科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谭小耀认为科研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给百姓生活提供便利,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他带领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浸渍活性炭脱硫剂、陶瓷中空纤维膜等,成功应用于了多家企业,真正实现了工业化。   而最让谭小耀骄傲的则是氧气分离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该技术成果已经建成国内首条生产线。“我们生命离不开氧气,无论在医药、工业还是家庭中,氧气都有巨大的应用空间。”谭小耀对氧气分离技术的前景及应用,十分看好。谭小耀带领团队用无机膜实现氧气分离,该技术成果跟目前通用的深冷液化分离氧气方法相比,过程简单便于操作,降低了能耗,所获氧气的纯度高,并且使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医药、航空等领域。没有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每一项成果的问世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只有解决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才会有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循循善诱,亦师亦友 作为教师,谭小耀一直践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给本科生上课前,他总是会对整个学科和专业做个介绍,让他们认识什么是化工、为什么学习化工、怎样学好化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框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谭小耀非常喜欢与学生交流,常与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并为学生解答疑惑。在研究生培养中,每周六的例会是雷打不动的,同学们要汇报上一周的学习研究进展、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和未来一周的工作计划。面对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出主意。在讨论中往往就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谭小耀认为科研和育人是相辅相成的,他说:“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想要做好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课堂上,谭小耀以自己的科研经验为养料,为学生带来大量实际具体的案例,把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验室“朝七晚七”的科研工作中,谭小耀同样付出了很多心血,也收获了很多珍贵的经验。

天津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304次访问,全刊已有9513075次访问